修行

道德经第41章人生修行智慧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以“闻道三境”开篇,借“上士、中士、下士”对道的不同态度,揭开了“道”的超越性与世俗认知的鸿沟;继而以“建言”铺陈道与德的辩证表象,“明道若昧”“上德若谷”,打破世人对“道显于外、德彰于表”的固有认知;最终以“大方无隅”等“大”之特质与“道

人生 道德经 修行 明道 中士 2025-10-10 19:02  4

为什么好心办事反而惹人嫌?这事儿你要是琢磨透了,能省去人生大半烦恼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明明是出于好意,结果却让人误会,甚至惹来嫌弃?这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像物理世界那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你在墙上打一拳,手会疼,这是必然;夏天走进空调房,立刻凉快,这也是铁律。可人与人之间却复杂得多。同样一句话、

园丁 人生 韭菜 修行 阳光雨露 2025-10-10 19:05  5

道德经第36章人生修行智慧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以极具辩证色彩的箴言,揭开了事物发展与人生修行的深层规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在此并非宣扬权谋机变,而是以事物“物极

人生 道德经 修行 于渊 微明 2025-10-10 18:12  6

道德经第32章人生修行智慧

现代社会像一座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被裹挟在“追求更多”的浪潮里:求更高的职位、赚更多的财富、盼更响亮的名声,却常常在忙碌的尽头感到空虚,我们究竟在追逐什么?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写下“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早已为现代人的精神困

人生 道德经 修行 知止 川谷 2025-10-10 17:39  4

道德经第33章人生修行智慧

《道德经》作为道家思想的源头活水,数千年来始终以其深邃的哲思照亮人类探索生命真谛的道路。其中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更是凝练了老子对人生修行的核心洞察,它不指向外在的功名利禄,不

人生 道德经 修行 老子 修行者 2025-10-10 17:47  5

永远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切记)

生活这场答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题目,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解法。有的人喜欢狼吞虎咽,有的人喜欢细嚼慢咽;有些人为了车房拼了一辈子,有些人买辆摩托车走遍大好河山。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答案。不要试图改变他人以适应自己的期待。

太阳 情绪 摩托车 车房 修行 2025-10-10 15:59  5

身边的好老师|刘丹:以热爱为光,照亮十九载育人路

“小时候,我最爱玩的游戏,就是站在黑板前给‘学生们’讲课。”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丹老师笑着回忆道。这份儿时对讲台的向往,在她研究生期间担任助教时终于成真。第一次站在真正的讲台前,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将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易懂,而更让她心动

老师 市场营销 修行 刘丹 舆情分析 2025-10-10 14:54  3

道德经第21章人生修行智慧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以“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开篇,直指“德”与“道”的本质关联,真正宏大的德行(孔德),其形态与运化完全依从“道”的规律;继而以“惟恍惟惚”描摹“道”的存在特质,看似模糊不定,却蕴含“象”“物”“精”“信”的实在内核;最终落脚于“以阅众甫”的实

人生 孔德 道德经 修行 修行者 2025-10-10 13:04  4

道德经第22章人生修行智慧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以六组凝练的辩证命题开篇,击穿了世俗“强取豪夺”的认知惯性,揭示了“顺应道则得圆满”的修行真谛:“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并非“迂回取巧”的权谋,而是“以柔成刚、以退为进”的大道智慧:懂得“曲”的包容,方能成就“

人生 道德经 修行 老子 修行者 2025-10-10 13:13  4

道德经第23章人生修行智慧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以“希言自然”开篇,直击“道”的核心特质:少刻意说教、不强行干预,方能契合自然本真;继而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为喻,揭示“过度则不持久”的宇宙规律:即便是天地之力,也无法让狂暴的风雨恒久,何况渺小的人类?随后,老子进一步阐释修行的“同

人生 道德经 修行 修行者 道同 2025-10-10 13:28  4

富楼那尊者说法第一的修行经历

富楼那出生于舍卫城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他自幼聪明颖悟,对真理有着强烈的追求。当听闻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后,深为佛法所吸引,于是毅然出家,追随佛陀修行。出家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中,以坚定的意志和精进的态度,努力断除烦恼、证悟真理。

修行 佛陀 佛法 富楼那 富楼那尊者 2025-10-09 17:13  3

道德经第12章人生修行智慧

《道德经》第十二章,以冷峻的笔触直指人性被感官欲望裹挟的困境,为世人划定了“理性修行”的边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笔下的“五色”“五音”“五味”,是

人生 道德经 修行 畋猎 贪纵 2025-10-10 11:03  4

道德经第五章人生修行智慧

《道德经》第五章,以“天地不仁”破世人对“仁”的狭隘认知,以“橐籥”喻天地运行之妙,以“守中”立人生修行之基,短短数语却道尽宇宙与人生的根本规律。在当今社会,人们或困于“求偏爱而不得”的焦虑,或累于“内心满溢而无隙”的浮躁,或苦于“多言而招困”的窘迫,重读“天

人生 道德经 修行 风箱 橐籥 2025-10-10 08:05  5

道德经第一章探人生修行之智

《道德经》开篇第一章,虽仅寥寥五十九字,却如千古巨镜,映照出宇宙的本源与生命的真谛。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破题,斩断世人对“恒常”的执念;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勾勒存在的源流,搭建起“无”与“有”的辩证框架;再以“常无欲,以

人生 道德经 常道 修行 众妙 2025-10-09 22:02  5

易经小过卦的人生修行智慧

《易经》六十四卦,皆为天地人伦之象的凝练,每一卦都藏着应对世事、修持身心的密码。其中第六十一卦“小过卦”,以艮为山、震为雷,山下有雷之象,卦辞曰“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看似劝人“小处为之、大处慎行”,实则蕴含着更为深刻的人生修行哲学:它不是教人畏缩不前

人生 修行 易经 象传 六爻 2025-10-09 20:45  4